新华社点赞浙江苍南:为全国提供养殖用海规范化管理的“苍南样本”

发布时间:2018-12-20 00:00 来源: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
浏览量: 分享

新华社点赞浙江苍南:为全国提供养殖用海规范化管理的“苍南样本”

“新时代的改革开放,面对的更多是新课题,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

12月17日,新华社发表“向着更加壮阔的航程——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重磅评论,文中指出:浙江苍南首创养殖用海“三权分置”管理体制,为全国提供养殖用海规范化管理的“苍南样本”。

三权分置

2016年,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首次运用无人机和GPS技术进行测绘,制作了大渔湾养殖用海电子“户口册”,将养殖用海的“田垄阡陌”清晰地记录在苍南县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的电脑上。

各村按照面积获得养殖用海的经营权,制定养殖用海承包经营方案,并递交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养殖户向村集体缴纳租金,获得承包权,由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局发放“养民证”。

目前,大渔湾沿岸1502户紫菜养殖户都拿到了“养民证”,每亩养殖海区都有了承包人。凭此证,养殖户还可每年领取约1000元柴油补贴,可以向信用社申请低息贷款。

二级承包

赤溪镇小岭村党支部书记杨茂可算了一笔账:每排紫菜承包租金200元,村里拿50%,每年村集体平均可得15万元的经营性收入。

截至今年10月,大渔湾沿岸赤溪、大渔两镇养殖户累计缴纳租金1218.5万元。去年,大渔湾沿岸19个经济薄弱村一次性“消薄”,不少村还开展美丽渔村建设。

海安渔港建设公司和当地镇政府也把租金收益全部反哺养殖产业:海安渔港建设公司建立紫菜养殖保险基金,投保了8000多亩紫菜养殖排;注册“官山岛”品牌,带领紫菜加工企业到成都、上海等地参加展销会,打造苍南紫菜区域性品牌,带动全产业发展。

苍南县还给养殖户发放养殖船生产成本补助,当地政府把租金收入用于美丽渔村建设和先进村的奖励。赤溪镇还用返还的租金回收养殖紫菜废弃的2.5万吨旧毛竹,治理清洁海域环境。

一证到底

领到“养民证”,养殖户吃下了定心丸。

小小一本“养民证”,记载承包面积、租金缴纳记录,是养殖户合法开展紫菜养殖的经营权证,限制了外来村民无序争夺养殖用海,更引导养殖户“依法用海、有偿用海”。

大渔镇养殖户林礼干今年养了30排紫菜,全年需投入16万元成本。但他说:“压力不大。凭借自家的养民证,无需担保就可到银行申请贷款。”

“紫菜养殖产业没有矛盾和纠纷,银行就敢开发金融产品,发展信贷业务。”苍南县农商银行负责人说,2017年农商行推出“蓝色信贷”,养殖户拿着“养民证”即可获得低息贷款,当年就发放贷款800多万元。

有了资金支持,苍南紫菜养殖户开始抱团发展,今年紫菜产量达2718吨,比“海改”前同期增长30%。去年,大渔湾区域未发生一起因紫菜养殖引发的纠纷。

目前,苍南正在全县推广养殖用海“三权分置”改革,酝酿成立40个养殖村参与的苍南县紫菜产业协会,进一步做强特色产业,带动渔村振兴。

标签:

责任编辑:zhaoshi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