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 研究专家
专长领域: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流量检测力反馈”、“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和反馈”等新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先导流量和压力控制器件,改变了已沿用100多年的弗利明-琴肯流量控制原理和40多年来传统的维克斯先导型压力控制原理
专长领域: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流量检测力反馈”、“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和反馈”等新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先导流量和压力控制器件,改变了已沿用100多年的弗利明-琴肯流量控制原理和40多年来传统的维克斯先导型压力控制原理
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工程教育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曾在欧、美和中国等国获得20多项专利,在国内外发表过200多篇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教育论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流量检测力反馈”、“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和反馈”等新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先导流量和压力控制器件,改变了已沿用100多年的弗利明-琴肯流量控制原理和40多年来传统的维克斯先导型压力控制原理,取得了“二通插装式电液比例流量控制装置”及“电液比例压力控制装置”等六项发明专利,使大流量和高压领域内液压控制器件的稳态和动态控制性能获得显著提高。并运用这些原理和机-电-液一体插装技术相结合,推广应用于阀控、泵控和液压马达等,成功地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电液控制器件及工程系统,该技术被认为是八十年代电液控制技术重要进展之一,并在九十年代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液比例控制新技术,被德、日、瑞等多国列入教材、手册和专著,奠定了实验室在国内和国际上的重要学术地位。1997年5月获德国发明学会金质奖章(鲁道夫•狄塞尔金质奖章),1997年10月获德国洪堡奖章,1999年12月获联邦德国总统颁授的联邦德国星级大十字勋章,2001年9月获联邦德国洪堡基金会颁授的维纳•海森堡奖章,2000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颁发的第三世界科学院技术科学讲演奖章,2010年获ASME Robert E. Koski终身成就奖。研究开发的电液比例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火炬计划A类项目推广。
路甬祥,男,汉族,1942年4月生,浙江慈溪人,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毕业,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研修,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中国科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校长。
2010年获ASME Robert E. Koski终身成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