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闫启仑

闫启仑 研究专家

职务:国家海洋局“双百人才工程”第二梯队,“伦敦公约1972第20次科学组会议”中国科学家代表,中国第1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生态学学会海洋生态专委会委员,副秘书长;大连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所在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专长领域:海洋生态学、海洋生态毒理学和海洋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

个人简介:

闫启仑,男,1966年出生,博士,研究员;大连海事大学和大连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1983年至1990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海洋生物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国家海洋局“双百人才工程”第二梯队,“伦敦公约1972第20次科学组会议”中国科学家代表,中国第1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生态学学会海洋生态专委会委员,副秘书长;大连市环境科学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海洋生态学、海洋生态毒理学和海洋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培养硕士生10余名,协助指导博士生1名。先后参加或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二十余项。“九五”期间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专题“近岸沉积物环境污染生物检测技术及污染监测空间可比性研究”(96-922-01-02-03)负责人;“十五”期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端足类日本大螯蜚的生活史及其沉积物毒理生态学研究》(30370271);“十一五”期间担任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908专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908-02-04-01)课题负责人。2004年以来任国家海洋局近岸生态监控区业务组织与管理技术负责人;目前是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利用转基因黑点青鳉监测海洋环境中典型POPs污染的研究(14GST69NF33)(协作单位)负责人。研究成果获奖12次,其中,省部级奖8次。合作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三十多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编写海洋标准10余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


热门标签

换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