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个子,英俊的脸颊,认真的态度。”在平度所有使用特种设备的企事业单位中,一提起平度市检验检测中心的吕守春,无不翘手称赞,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工匠守护”。他从事特种设备检验这种高危工作20多年,考取了4个特种设备检验师资格证,这在整个山东省也是屈指可数的,在青岛市质监系统组织的厂车检验比武活动中,吕守春勇夺第一名,被青岛市质检系统授予“技术能手”。
2013年10月份,周晓光在青岛高新区成立了融智生物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以多位点核酸快速检测分析技术为核心的仪器设备、检测耗材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创新型企业,为法医、个体化医疗及各级检测提供以DNA快速检测为基础的物证鉴定、用药指导及物种识别等多种应用所需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我国的认证事业开始与上世纪80年代,而1982年的王克娇刚刚毕业,变进入了原机械部标准化研究所开始从事标准化工作。1999年9月,王克娇调任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担任助理秘书长。2002年。王克娇担任CQC副主任;2007年,她任中检集团副总裁、CQC主任。如今,谈起这段认证情结,她仍充满了感恩,而这种心态使得她带领CQC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上世纪70~80年代,由于石油工业的推动,我国对色谱学科的需求空前旺盛,色谱因而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有这样一位中国科学家,因在色谱研究中的杰出成就而成为著名的德国洪堡基金的访问学者。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宽带中国”战略逐渐落地,作为通信基础网络的主要载体,我国的光纤光缆产业迎来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光纤光缆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中国光纤光缆行业现状如何,有哪些症结,出路又在哪里? 专访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高级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和相关产业负责人。
1月9日上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朱洪斌的创新成果——“变压器潜伏性缺陷的油中气体检测技术及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第三方检测业务发展,当外资实验室在中国不断扩大版图的同时,国内检测实验室也出现了虚假繁荣现象。目前,我国实验室数量众多,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较弱,为生存剑走偏锋的机构并不鲜见,失去了诚信也扰乱了市场。
北京电子能谱中心副主任姚文清,自1995年以来,她一直从事固体材料表面结构化学、纳米薄膜材料、环境催化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在该领域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姚文清不仅是清华大学分析中心高级工程师,还担任着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电子能谱中心副主任和清华大学分析中心表面分析室主任等重要职务,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上个世纪是化学的世纪,而这个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大家的重点是研究人、研究生命科学,化学也随着这个潮流,自然转向了以生命科学为重点。”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