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第一个造船厂到连续三年位列财富500强船舶企业首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成为新中国70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船舶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和军民结合战略性产业,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
“我们认为,集装箱实时信息追踪是航运业的未来。”地中海航运CEO迭戈·阿本德(Diego Aponte)这样说。
据外媒报道,太平船务60%的船舶正安装废气洗涤装置,以应对即将实施的全球限硫令。目前,太平船务共运营120艘船舶,大多为中小型船舶。
武汉创新江海运输公司(以下简称“创新江海”) 从2003年成立初期760万股本的一家航运公司做成如今的两家海运公司,11亿元总资产,拥有24艘总运力达31万载重吨的江海直达船舶,货物对流系数高达87%,航运核心板块业务一直保持盈利,新船3~4年收回投资成本,被航运界公认为“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海运公司之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胡问鸣(左)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
8月7日,以“绿色、安全、发展、共赢”为主题的2019上海LNG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中远海运能源、商船三井、大连海事大学、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共同主办。
7月27日,由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苏商会”)主办的“2019数商大会暨第七届苏商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扬子江船业董事长任元林凭借在建国70年来在江苏实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和影响,荣获“建国70年·最受尊敬的苏商实业家”称号。
蹄疾步稳探新路。“合作不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更是一种智慧”,8月7日,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波在2019上海LNG论坛上表示,在全球油气秩序博弈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油气行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油气行业全产业链扩大开放,市场化进程加快,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