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来自中国、欧洲、韩国和日本行业协会及企业的30余名船舶行业专家齐聚韩国首尔,参加2018年国际造船专家预测会。会上,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相关专家作为中国代表团的重要成员,就国际船舶市场中长期趋势、散货船市场中长期趋势等议题作主题报告,并与各国专家进行深入互动交流。
长荣海运今(21)日举行股东会,董事长张正镛表示,2020年船舶使用低硫燃料油规定实施后,将迫使老旧船舶退出市场,运力供给有望大幅减少。因此,2020年将是货柜航运市场供需反转的转机点。
站在位于深圳蛇口的中集集团总部大楼,会给人一种时空穿越感:就在这里,1979年开山建厂,炸响“改革开放第一炮”;也是在这里,中集集团从当初的中欧合资集装箱工厂,成长为如今总资产逾1300亿元、营收近800亿元的跨国集团,坐拥九大业务板块,位居全球集装箱、半挂车市场等十余项细分行业龙头。
2017年,韩国最大航运公司韩进海运破产,给韩国航运业以及相关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重振航运业,韩国政府在2017年年底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研讨形成航运、造船、港口和进出口行业之间共赢合作的模式,并于2018年4月5日发布全面振兴计划——《韩国振兴航运五年计划(2018~2022)》(以下简称《计划》)。
中国外贸持续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返,港口盈利形势尤为严峻。步入新时代,“价值创造以客户需求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在高科技企业中已达成共识,而中国很多港口企业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采取行动。
2011年,马士基以18270TEU的3E级船订单超越所有竞争对手。随后就出现大船订单的新一轮热潮。据估计,目前全球在建和在役的18000TEU至23000TEU船达到131艘。业内人士预测,在这一轮订造热潮过去之后,未来几年就会出现24000TEU船的订单,从而把船舶大型化趋势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船舶大型化趋势对港口会有哪些影响?港口业是如何迎合船舶大型化趋势的?
对于哈希的未来,Henry有哪些计划?面对中国水质分析市场的风起云涌,Henry又有哪些对策?仪器信息网编辑于日前在哈希中国上海办公室采访了丹纳赫水质分析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哈希公司总经理张全之。
2018年是国际认可论坛(IAF)成立25周年,也是IAF多边互认制度建立运行20周年。
在“第三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报告会”上,PerkinElmer出人意料地并没有过分宣传其在无机质谱领域的优势,转而将推介的重点放在了去年推出的三重四级杆(QQQ)LC MS/MS——QSight上。宣传重心的改变背后无疑是重大的战略调整。为详细了解PerkinElmer针对质谱市场的策略转变及质谱产品组合,仪器信息网专访了PerkinElmer高级总监兼质谱事业部总经理 Kaveh Kahen博士。